乌当法院:构建起未成年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保护体系
中新网贵阳新闻11月15日电 14日,乌当区人民法院召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全面通报 2025 年以来,该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的工作进展与实践成效。
乌当法院深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保护体系。2025年以来,该院审结涉未刑事案件14件23人,同步发放《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2份;审结涉未民事案件175件188 人,配套发放未成年人关爱告知书或家庭教育指导令176份,以司法刚性守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普法宣传方面,累计开展 “法治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8场、“法院开放日”活动 1场,覆盖学生 7000余人次;解答群众咨询200余条,惠及社区居民 400余人次;累计推送“乌法♥苗”·护未法治小课堂27期,累计阅读量达2000+,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在家庭保护维度,乌当法院创新“精准服务+联动帮扶+温情支持”模式,开设“案例解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沉浸式法治课堂,吸引500余名家长参与,课后“实用度”反馈达100%。同时,联合多部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令“送达+评估+辅导+回访”全流程闭环机制,举办留守儿童家庭“云招聘会”,提供 60 余个优质岗位,助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法官妈妈”团队家访范围及次数较2024年扩大40%,用温情守护留守儿童成长。
普法工作中,该院打造“法校家社”协同生态,全年覆盖师生及家长3000余人次。法治副校长团队为 13所学校开展定制化开学普法,创新“模拟网络霸凌调解”等现场教学形式,并组织多所学校学生参与法院开放日活动;组建“法盾护航・少年宣讲团”,成功举办乌当区首届“法盾护航”杯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吸引12所中学参与,辐射影响师生近千人,以多样化形式激发青少年学法热情。
在协同机制建设上,乌当法院构建“惩、教、防、护、治” 五位一体体系,规范法治副校长全流程管理,全年开展“菜单式”宣讲40余场,受教人次较2024年增长25%;分管领导带队走进乡村学校,将普法服务送到偏远地区,覆盖学生800余人。此外,联合高校成立“星途灯塔心理辅导站”,配备2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实现“司法+专业心理”深度融合;深化与未成年犯管教所协作,建立“出所前评估+过渡期帮扶+就业后跟踪”全链条帮扶机制,助力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延伸司法温情方面,乌当法院精准对接困境儿童需求,送上帮扶物资;温情调解涉未民事纠纷,促成当场履行款项 4 万元;开通涉未案件“绿色通道”,实现紧急案件“当天立案、当天移送”,从源头提速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效率。
展望未来,乌当法院将持续发挥审判职能,凝聚多方合力,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针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这一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该院将立足长远,从三方面搭建可持续工作框架:一是推动“创新举措制度化”,将家庭教育指导闭环机制、涉未案件“绿色通道”等成熟做法纳入工作规范,预留动态调整空间,确保制度长效适配;二是构建 “多元参与的资源保障机制”,深化与高校、教育局、妇联等单位的长期合作,逐步吸纳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新力量,共建“未保经验共享库”,实现资源持续赋能;三是强化“专业队伍的能力提升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业人才库”,推行“导师带教”制度,联合高校开展专项研究,以专业能力支撑工作长远发展,让创新举措真正长期服务未成年人成长,而非“短期试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