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州:多方联动解纠纷 疏通“心路”促和谐
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系警心。连日来,黔东南公安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加强工作联动,成功化解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土地边界起纷争,多元调解化干戈
近日,黄平县公安局一碗水警务室接到辖区群众胡某报警称其3棵银杏树被人砍伐,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置。
经调查,胡某在开发露营地时,在与邻近土地权属人王某的土地边界处栽种了银杏树。双方因该土地边界归属问题存在争议,事发当日再次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的王某一气之下便将边界线上的3棵银杏树砍断。
考虑到该纠纷核心为土地权属争议,且双方情绪对立尖锐,若不及时妥善处置,极有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一碗水警务室在组织警力开展现场勘查、固定物证等基础工作的同时,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并主动对接乡政府、国土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商请共同介入处置。

调解现场,民警与政府工作人员坚持“法理情”三位一体的工作方法,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开展思想疏导和情绪安抚工作,引导双方冷静理性看待争议;另一方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损毁他人财物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条款,向双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法教育。同时,也向双方阐明了土地权属争议的合法解决途径,引导双方通过正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与此同时,民警联合相关部门现场明确划分了双方土地边界,双方当事人表示认可,当场握手言和,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并承诺不再因此事发生纠纷。
坟地意外遭损毁,部门联动促和解
近日,施秉县公安局白垛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辖区莫某某之前雇请挖掘机师傅到其烤烟棚清理煤渣时,挖掘机不慎刮蹭到一旁张某某家的祖坟,造成祖坟轻微受损。此事引发张某某家族成员的强烈不满,双方矛盾逐渐凸显。

为有效化解矛盾,民警在充分掌握事件基本事实、详细了解双方诉求后,联合乡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乡司法所工作人员组织莫某某与张某某先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双方意见,从法律规定、邻里情理等角度反复沟通疏导。经过多部门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由莫某某赔偿1200 元,用于张某某家修缮祖坟。
至此,这起因坟地损坏产生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土地权属惹争议,耐心化解暖民心
近日,凯里市公安局龙场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开展社区工作时获悉,龙场镇虎庄村顾某某与顾某两兄弟因多年积怨争吵不休,亲情蒙尘。
经了解,两人是亲兄弟,自1998年父母去世后,便因山林、土地、宅基地等多起纠纷纠缠不清,关系日益恶化,最终导致兄弟阋墙形同陌路,二十七年互不来往。
得知情况后,龙场派出所立即启动多元化调解机制,联合镇平安办、虎庄村“两委”组成调解工作组,介入首次调解,但因双方各执一词,调解未果。

但工作组并未气馁,次日再次将双方召集到一起。现场,工作人员利用GPS测量定位划线,踏查勘界插界石,用最直观、最科学的方式厘清模糊的权属问题,让双方对各自的权益范围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从法、理、情多维度深入剖析矛盾根源,向双方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让他们明白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亲情的角度出发,谈情说理,唤起双方内心深处的手足之情。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耐心劝说,双方终于被工作组的真诚和努力所打动,达成协议,重新明确山林、土地、宅基地等管理使用权属。兄弟亲人间27年的矛盾一朝化解,双方握手言和,重拾亲情,现场气氛温馨而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