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学段润育 激活水城农民画传承新动能
推进全学段润育
激活水城农民画传承新动能
近年来,水城区深耕全学段“农民画进校园”工程,让这门植根乡土、绚丽多彩的非遗艺术,与青春校园碰撞出文化传承的璀璨火花,在代代相传中书写着创新发展的时代答卷。
童趣启蒙:播撒文化种子的五彩课堂
在水城区的幼儿园里,农民画早已不是遥远的艺术符号,而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成长伙伴”。秉持“童趣启蒙”理念,当地将这门本土艺术深度融入幼儿日常活动与审美教育,通过游戏化教学、体验式互动,让孩子们在色彩感知与动手创作中,悄然建立起对家乡文化的情感联结。专业画师进课堂、“小手拉大手”亲子创作、艺术融合展演等多元举措,让农民画启蒙变得鲜活有趣。
2025年1月2日,水城区第二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暖意融融。区文化馆特邀农民画师何剑春、唐秀琼带来的农民画专题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色彩的奇妙世界里。画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农民画“鲜艳配色、夸张造型”的艺术特点,引导孩子们拿起画笔,将熟悉的小猫小狗、田间庄稼化作画布上的灵动图景。“我画的是奶奶种的玉米,要涂最亮的黄色!”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创作热情,纯正的民间技艺与纯粹的儿童趣味在此完美交融。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为农民画传承筑牢了最纯真的根基。
系统培育:搭建美育实践的青春画板
进入中小学阶段,水城区构建起“课程建设+教学创新+社团活动”的系统化培育体系,让农民画传承从零散体验走向规范发展。各校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大力推动农民画与美育深度融合,掀起非遗传承的浪潮,让这门民间艺术在校园中扎下深根。
2025年10月24日,在水城区第一小学,“农民画里话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热闹开启。特邀专家杨智麟带来的《从水城农民画说开去》讲座,从历史渊源、构图技巧到色彩寓意,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解锁农民画的艺术密码。一幅幅承载着民俗风情与时代精神的画作展示,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让孩子们读懂了画笔背后的乡土故事,更激发了对这门本土艺术的热爱。
社团活动也成为传承的重要载体。目前,水城区30所中小学设立了农民画社团,社团日常活动融入了农民画蜡染、农民画剪纸、农民画“村T”等多样化元素,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社团累计创作1600余幅农民画作品,主题画展吸引3000余名师生与市民参观,近年来已有400余名学生凭借农民画主题创作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这些亮眼成绩,彰显了民间艺术在校园中的旺盛生命力。
教学模式的创新更让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市二十三中、市二十中等学校推行“农民画画师+美术教师”双师模式,既保证了农民画技艺的精髓传承,又兼顾了教学的系统适配;市七中则打破学科壁垒,将农民画创作与语文课文解读、历史故事演绎、音乐旋律创作相结合,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拓宽文化认知。2025年,区教育系统组织的农民画系列活动贯穿70余天,涵盖师资培训、户外研学、作品征集、专题展览四大环节,最终评选出99幅优秀作品,水城农民画《红军针》绘本也同步落地4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美育资源。通过上述举措,水城区在中小学段形成了系统化、多模式的培育格局。
产教融合:激活高校双创的文化活力
非遗传承既要守正,更要创新。水城区依托高校人才优势,不断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农民画“破圈”发展,高校的“双创”实践,为农民画产业发展注入青春“造血”功能。
2025年6月,水城区人社局、文化馆、文联等单位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推动水城农民画产业发展协议”,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开展职业培训、举办文创设计大赛等举措,系统培育传承与创新人才梯队。这一政校合作模式,为农民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学院成立的“乌蒙狂潮”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为农民画产业创新的生力军。在农民画数字化转型方面,学生们发挥专业所长,帮助农民画创作者进行版权登记,在直播间里化身主播向网友推介农民画作品与文创产品,让这门大山里的艺术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团队围绕农民画传承发展的创新创业课题,先后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贵州省金奖”“第九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赛一等奖”,作品《红船逐梦新时代·繁花簇拥幸福澜》入选首届中国乡土绘画作品展,《贵水载文明·科技赋新能》等三幅作品获六盘水市“农民画里话文明”文明新风公益广告征集大赛优秀奖。
水城区还积极探索“水城农民画+高校社会实践”模式,2025年暑期,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纷纷到水城区开展农民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发源地采风、文化创新发展座谈等活动,让高校学子走进农民画,感受农民画的艺术价值,激发农民画传承发展的创新活力。此外,通过与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艺术牵手”,水城农民画主题舞蹈《画里乡田》荣获“第二十届群星奖”,作品跳出传统创作思维,凭借既有“泥土气息”又有“潮流表达”的独特艺术表达形式,让贵州舞蹈飞跃大山,赢得广泛艺术认同。
农民画主题暑期实践活动
从幼儿园的五彩画笔到高校的创新联动,从孩童的懵懂涂鸦到屡获大奖的成熟作品,从单一的绘画艺术到多元的文化产业,水城区的“农民画进校园”工程,构建起一条从启蒙到传承、从创新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如今的水城校园里,文化墙上的绚丽画作、展览室里的精美作品、课堂上的专注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非遗传承与青春成长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
这场“农民画+青春校园”的文明实践,不仅让水城农民画这一非遗瑰宝焕发新的生机,更培育了一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在校园与乡土的联结中,水城农民画正以更加鲜亮的姿态,于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