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贵州电网毕节市郊供电局工作人员在车间检查用电设备。

  中新网贵州新闻10月30日电(记者 瞿宏伦)29日,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的一家以磷酸铁、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企业车间内,自动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产品供应市场,一片繁忙景象。

  作为开阳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该企业年产能占西南地区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的15%,是贵州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蔡焕勋说,“可靠的电力供应,让企业有了扩产扩能的底气。”截至目前,该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0.53%,产值实现翻倍。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贵阳开阳供电局副总经理林涛介绍,电网为企业搭建绿电交易平台,定制“绿电直供”方案,助力企业绿电占比提升至32.86%,带动磷酸铁锂产品碳足迹降低32%、年减碳2.1万吨。依托该合作,电网推动开阳绿电交易量增长331%,同时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8%。

  清洁绿电同样为高端制造业注入动能。位于毕节市的一家工艺美术企业专注高端动漫手办研发生产,主攻日本市场且远销多国,2024年实现年产值1亿元、出口额6000余万元人民币。

图为毕节市的一家工艺美术企业车间内工人在加工手办零部件。

  作为贵州电网“十四五”“一企一策”电力保供的典型服务对象,该企业依托电网精准化供电保障,破解企业生产用电稳定性难题,成为电网推动“电力赋能黔企提质、助力外向型发展”的生动实践——电网公司针对企业生产需求定制供电方案,保障电力持续稳定供应,推动海外订单供不应求。

  该企业人事行政经理杨健说,这份成长背后,是贵州电网毕节市郊供电局海子街供电所的精准保障,针对企业24小时运转需求,定制错峰用电方案、安装±2%偏差电压预警装置,还协助测算“油改电”降耗减碳量,助力企业拿到海外绿色“通行证”。

  这两个事例只是贵州电网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十四五”期间,贵州电网针对新能源电池、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创新推出“电力+能效”服务模式,让电力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完)

【编辑: 】关闭本页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