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站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凤岭街道高高的柏梓顶,极目远眺之下,尽是蜿蜒青翠茶山,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仿佛能听到大自然苏醒的声音。

  当早起的游客赏完日出,离开民宿下山,当地村民刘雪燕和伙伴们就开始在客房里忙碌。“最近客人多,经常从早忙到晚。”她笑着说,但越忙心里越踏实,就盼民宿生意一直红火,我们能在家门口多挣钱。

  这份踏实,源于民宿经济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柏梓顶海拔1100多米,位于大娄山山脉与武陵山山脉的交汇地带,坐落于3000多亩生态有机茶林与绿树环绕的群山之中。10多年前,凤岭街道通过大力培育茶叶企业,柏梓顶孕育出满山的茶。近年来,随着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柏梓顶的生态风光逐步晋升为网红打卡点,民宿经济应运而生。

凤冈县柏梓顶民宿。安应  摄

凤冈县柏梓顶民宿。安应 摄

  凤冈县柏梓顶民宿负责人高磊介绍,该项目共投入500余万元。除民宿外,同时修建了观景台、露天游泳池,餐厅提供农家菜、火锅、烧烤、新茶饮等多种多样的美食饮品,增加游客体验感,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

  “这里的民宿建在茶园间,仿生茅屋顶、玻璃墙给人耳目一新,周围绿色植被也好,观景露台可枕星河入梦、观云海日落日出,真是难得的登山赏景旅游之地。 ”重庆游客祝昌先称赞说。

  在凤冈乡村景区景点,这样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近年来,凤冈县以党建为引领,坚持“锌硒茶乡•康养凤冈”定位,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整合东西部文旅专项协作资金,将民宿产业作为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支点,引导当地群众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探索出“生态+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让乡村资源活起来。

  每年入夏,凤冈县被誉为“天然空调”的万佛峡谷火爆上线,成为省内外游客溯溪和避暑的首选地,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距离万佛峡谷10分钟车程的蜂岩镇小河村,一栋栋民居依山而建,开门便是翠绿苍山,坐着便能看云海落日。

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九龙景区一村民正在升级改造民宿设施。饶云  摄

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九龙景区一村民正在升级改造民宿设施。饶云 摄

  “今年7月以来已接待游客上千人,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收入9万多元。”凤冈万佛云栖民宿负责人李贵刚欣喜地说。去年,他看到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意识到其中的商机,毫不犹豫地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了19间民宿。

  凭借地处自然天成的景致和农家特有的热情好客,李贵刚家的民宿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当地像他家这样的民宿已有10余家,能同时接待游客280余位,帮助了20多名村民就业。

  “借鉴珠海乡村建设经验,凤冈县把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进行打造,让城市居民得以亲近自然、回味乡愁。”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对外协作股负责人陈杨表示。

  为持续释放民宿经济带动效应,凤冈县打出“人才培育+政策护航”组合拳,通过“安排专人设计指导、组织民宿行业人员培训、送政策上门服务”等方式,让民宿设计别致、适用,让民宿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实现“双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凤冈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5万元,撬动全县景区景点村民新建或升级改造民宿250间。2025年以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持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持续撬动天桥镇、蜂岩镇改造民宿35间。目前,累计建设民宿285间。

游客在凤冈县柏梓顶景点打卡。饶云  摄

游客在凤冈县柏梓顶景点打卡。饶云 摄

  近年来,凤冈县持续举办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神兽狂欢季、机车文化节、花开长碛、赏非遗·诵凤冈等品牌文旅活动引流,丰富旅游业态,旅游业活力迸发。茶海之心、柏梓顶、万佛峡谷、响水岩等网红打卡点持续出圈,避暑游、乡村游、研学游、康养体验游等持续火热,四川、重庆、江苏、贵阳等地游客慕名而至。

  随着业态融合不断深化,凤冈民宿入住成为旅途中的亮点,正从“过夜停留点”转变为“旅游目的地”,不仅“引客来”,更能留住客、带客游。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55.64万人次,同比增长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6.85%。

  如今的凤冈,一座座民宿如珍珠般散落在乡间,既留住了山水乡愁,又鼓起了群众腰包。凤冈乡村“风景酿钱景”的这幅生动画卷,正在炊烟袅袅间,续写着更绵长的幸福篇章。(饶云)

【编辑:杨茜 】关闭本页
【编辑:杨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