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建设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7日电 (记者 袁超)11月6日至7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建设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围绕特种灾害救援“力量怎么建、训练怎么抓、能力怎么评”,集中展示了陆地搜救队、水域救援队、空勤救援队,以及适应各地灾害事故特点的特殊救援力量建设模式,现场演示了专业队能力测评流程,研究讨论了相关规范文件,交流分享了建设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重点围绕特种灾害救援力量体系、测评体系以及训练体系三大部分进行汇报展示,基础力量——特勤班、陆地搜救——轻型队、水域救援——轻型队等重点建设队伍的救援力量,体现了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7年来,在力量建设、能力建设、队伍融合、联合救援、标准规范、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的跨越发展。
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陆地搜救重型队分队长刘洪就陆地搜救重型救援队与中型队、轻型队的区别进行介绍:一是队伍规模不同:轻型队不少于45人,中型队不少于60人,重型队不少于100人。以地震救援为例,轻型队以解决浅表层的救援任务;中型队的能力是具备中层埋压人员的搜救;重型队具备的是处置最复杂、深层埋压人员的营救任务。装备配备上也有所不同,重型队的装备主要突出功能丰富、功能齐全。比如我们配备了重型支撑套件、远程破拆工具、等离子切割机等,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营救被困人员。
专业力量建设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主要是立足陆地、水域、空中三类救援任务环境,依托各地消防特勤队伍、机动队伍,按照基础递进、模块叠加、优化整合、规模适度的原则,推进建设陆地搜救队、水域救援队、空勤救援队三位一体的通用型专业救援力量,以及适应各地灾害事故特点的特殊型救援力量。
同时,还不断探索联合建队、联合组队、联合出队任务模式,建立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共训共练和救援合作机制。遂行应急救援任务时,建立统一指挥体系,优化混合力量编成,规范现场行动秩序,形成专业优势互补,推动“以联战促胜战”。
2018年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342.8万起,圆满完成了西藏定日6.8级地震、陕西商洛桥梁垮塌、湖南团洲垸决堤、京津冀暴雨洪涝等一系列重特大灾害救援任务。
当前,中国消防救援事业迈入了新时代。此次召开的会议强调,各级要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复杂灾害形势,抢抓改革发展机遇,正视存在差距不足,打造精锐高效的特种灾害救援力量,构建训战一体的实战训练体系和符合职业特点的能力认证体系,健全完善协同高效的联合救援机制,坚定走好特种灾害救援体系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子。(完)








